首页> 资讯> 详情

前沿热点:又要搞换券了

2023-04-12 21:33:02 来源:亚汇网


(资料图片)

作者:窗口君最近和小伙伴们聊产品,协会打击各种乱象还在,也对各种漏洞进行修补,而且都在痛点上。在群里有看到说产品备案又出幺蛾子了。最近也有新产品备案不断被指导反馈信息的,对于产品备案要反馈的问题变得很多,比如对于单一资的集中度要求,看齐了资管新规,不低于25%。单一的户现在基本很难存活了。对于产品的开放也有要求,不能超过每个月一次;这一条其实是打击利益输送的问题,可能业务做完了,要分钱,做完一笔,就分一次。也有对于临时的业务需求,询到一笔赚钱的业务,立马让资金进入,赚一笔又离开。另个,历史也不太能放过,对于债券投资集中度过高的,要求你进行压降,得有计划。所以,为了降低集中度,又不折价卖券,那只能各机构之间进行换券了,结构化的混券操作可能会再现江湖。但换券就会有一个问题,不同资质的券,不同期限的债,不同的置换价格,都要去碰,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券比对方的好,可能要占点便宜,其实这个效率也不太高。但对比另一条路就是二级市场出券,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。这时候,又要拼交易员的资源了。搞这类的交易员,可以再要求涨涨工资什么的。毕竟这也是有风险的。我记得之前协会出一个表,让各私募填一下,承诺没有搞结构化发债,不知道各家是怎么应对的。方向是明确的,基本各家都说我没有搞这些业务。所以一旦疑似结构化的账户,备案就过不去了,可能还有额外的处罚,比如不让新备案产品。所以,为了业务的持续性,产品备案不能停,隔一段时间要备案一个新产品,以防被罚了有产品可以不影响业务开展。但是备案太多,就会变成异常。比如又突然冒出很多产品要发,这个又要给协会说明原因。讲清楚未来要怎么做的问题,这也很麻烦,要么你公司变得很牛逼,募集资金很多,业务很多元,要么就是要搞什么事情。总之,解释工作变得多了。监管问得细了。业务难搞了。那这些业务会有什么影响呢?对于高收益,我理解,如果你换券不能干,或者手里拿的券实在太差,没有人愿意换,只能折收益,强制压降。让别的高收益组合接盘。血亏。不过我感觉这个可能发生的会比较少,大家都不容易。这个二级收益会被拉上去,然后,被注意到异常成交。对发行人可能影响比较大,然后对于出券的机构名声也不太好。直接反应就会成为这个机构是不是暴了?如果能换上券的,这类估值能正常成交,那就没有什么变化。至少能明面上合规,但这个很费资源。不过,私募之间相互帮助也是有的。就看关系了。所以,在这个困难的时候,要抱团了,私募老板要多交朋友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
下一篇: